2024年,香港科學技術研究院分別於4月和8月成功舉辦“未來城市中的技術治理與社會共融”專題研討會及“全球AI政策白皮書發佈與圓桌會”兩場重大學術活動,分別聚焦於未來城市治理結構的制度創新與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路徑的共識建構。
一、未來城市研討會總結
會議匯聚來自新加坡、香港、歐洲等地的城市管理者與學者,圍繞智能技術如何塑造城市公共結構展開深入交流。三項案例報告提供了具啓發性的實踐經驗,包括城市感知系統在節能減排中的實際表現、AI輔助社會救助的公正性挑戰,以及“城市實驗室”如何打通社區與科研之間的落地通道。
“情景治理演練”環節通過混合小組角色模擬推動了多維討論,與會者對“隱私保護邊界”“數字制度對社會弱勢羣體的包容性”與“政府與平台之間的數據共享制度”問題提出結構性建議。會議最終凝聚出三項制度倡議,為研究院後續設立“城市共融治理研究課題組”奠定了實踐與制度基礎。
二、AI政策白皮書發佈與圓桌會總結
該活動首次發佈了HKMarina主導編撰的《全球AI政策白皮書(2024框架版)》,系統提出AI治理的七大通用原則,並明確四類高敏感性場景中的監管引導機制。
會議六大國際圓桌涵蓋治理結構構建、跨文化倫理衝突應對、數據主權等核心議題,推動形成了“公眾協商—政策嵌入—技術透明”的治理思路。公眾議題牆共徵集78條反饋建議,其中包括“算法結果公示標準”“青少年AI認知教育方案”等關鍵方向。
會議進一步推動三項機制化成果:啓動“全球AI青年治理觀察組”,推動設立AI倫理共研平台,並在全球範圍內測試AI政策沙盤實驗模型,為不同地區的制度環境制定定製化治理方案。
三、整體成效與後續展望
通過兩場重大活動,研究院逐步建立起覆蓋城市治理與AI治理的雙重議題體系,在制度實驗、治理共建與公眾參與方面取得多項階段性成果。
接下來,HKMarina將:
1. 發佈“城市共融治理指標體系試行版”;
2. 推出《全球AI政策白皮書》年度更新版與案例補編;
3. 設立“城市治理與算法倫理聯動機制試點項目”,構建AI在城市場景中的治理閉環路徑。
本年度兩場活動為制度導向型科技治理路徑探索提供了全球視野與制度原型,也為下一階段“制度創新型科研平台”建設奠定基礎。
編輯:秘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