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美英科技交流會

发布时间:2015-11-05

活動名稱:中美英科技交流會

時間:2015年10月21日至10月23日

地點:英國劍橋

主辦單位:香港科學技術研究院(HKMarina)

活動形式:跨國論壇 + 項目配對會

 

一、活動背景

進入2015年,研究院正式啓動“多邊協作戰略”,着力構建跨國學術聯動機制。在此背景下,研究院聯合海外研究合作單位舉辦此次三邊科技交流會,旨在推動多地科技成果互通、研究資源共享以及青年項目跨境培育。

本次活動選址歐洲科研中心城市,體現研究院“從本地走向全球”的協作願景,同時也為研究人員在不同制度與研究範式中建立理解與協同路徑提供現實場景。

 

二、活動內容與交流板塊

本次交流會由三部分組成:

1. 跨國科技論壇(10月21日)

聚焦“研究範式差異”“數據管理機制”“跨區域評估標準”三大議題,設有主旨發言、問答環節與圓桌對話。

主要討論成果包括:

1)不同地區科研評價制度對項目結構影響的差異

2)面對人工智能與生物技術崛起的倫理制度適配方式

3)成果轉化過程中各地產業對接結構的協同可能性

2. 項目展示與配對交流(10月22日)

來自三地的研究機構各自展示當前重點項目,通過主題展位與研究興趣登記平台進行“項目意向登記—快速交流—潛在合作撮合”的配對流程。

3. 協作機制工作坊(10月23日)

就如何建立穩定的多邊科研協作機制展開模擬推演與結構設計,包括:

1)聯合項目申報框架草擬

2)跨地成果歸屬與發佈順序協議

3)數據開放程度與使用權限制度建議

 

三、成果與經驗啓示

1. 搭建“異步協同”機制原型:本次會議嘗試引入時區異步對接的溝通平台與項目檔案同步機制,提升遠程協作效率;

2. 設立“聯合研究意向備忘池”:會議結束後所有配對意向項目將進入研究院平台備案,供後續立項選擇使用;

3. 強化語言互操作機制:活動設有專業術語對照工具包,協助研究人員進行概念翻譯與模型遷移。

 

四、後續計劃與部署

會議結束後,研究院啓動“多邊研究推進機制”試點,計劃於2016年設立第一批跨區域聯合研究課題,重點方向聚焦能源材料、健康科技與信息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