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名稱:材料科學與綠色工程技術年會
時間:2016年9月10日至9月12日
地點:德國慕尼黑
主辦單位:香港科學技術研究院(HKMarina)
活動形式:論文交流 + 材料樣品展示
一、活動背景
隨着“綠色發展”理念深入各科研領域,材料科學作為構建綠色社會的重要底層技術迎來快速發展期。研究院自2015年起加強在綠色材料、可降解結構與節能技術方面的基礎投入,並於2016年聯合國際研究機構舉辦本次主題年會。
年會旨在推動綠色材料研究向實用路徑靠攏,同時促成跨領域材料技術的共享交流,提升材料工程體系的可持續性與產業適配能力。
二、年會內容與組織形式
本次年會以“綠色可持續”為主軸,內容結構如下:
1. 學術論文交流單元
會議共徵集論文108篇,經學術委員會匿名評審後錄用61篇,分為四個專題:
(1)新型可降解聚合材料性能與構型
(2)可再生能源用材料的穩定性設計
(3)城市建築材料的環境響應性分析
(4)材料生命週期評估模型研究
部分作者受邀進行口頭報告,其他論文設立牆報展示。
2. 材料樣品實物展區
展出22類研究樣品,包括智能響應膜材料、低碳結構混凝土樣本、生物基粘合劑等,設置交互桌台供參會者現場測試材料性能。
3. 材料開發流程公開展示
設立“實驗流程全景展示台”,通過圖示與視頻結合的方式展示從分子合成到結構表徵的完整過程,提升非材料學科人員的理解與合作可能。
三、成果提煉與制度推動
1. 提出“綠色性能-可轉化性雙重評估機制”建議,引導未來科研項目在申報階段同步考慮環境價值與產業接口;
2. 建立“材料數據庫共享節點”計劃草案,擬在港、德兩地設立數據庫鏡像點,支持材料數據開放查詢與模型複用;
3. 聯合倡議設立“綠色材料青年聯合課題資助機制”,以支持材料新興方向的早期探索。
四、總結與未來展望
年會促成多個跨領域協作意向,成果將在研究院後續科研計劃中轉化吸收。計劃於2017年發佈第一份內部綠色材料研究標準建議稿,並推動與建築、交通、能源等應用場景進行銜接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