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創新應用科技展示日

发布时间:2020-11-18

活動名稱:創新應用科技展示日

時間:2020年11月3日至11月5日

地點:中國香港

主辦單位:香港科學技術研究院(HKMarina)

活動形式:動態展示 + 技術講解環節

 

一、活動背景

2020年,面對全球公共衞生危機與技術系統大規模遷移的背景,科研機構愈發重視“研究成果可應用性”與“社會適應能力”的系統呈現。為此,香港科學技術研究院首次以“應用場景為核心”,舉辦以展示和講解為主的“創新應用科技展示日”。

該活動作為研究院內外部技術成果的年度集中彙報,旨在提升科研成果的可理解性、可演示性與公眾溝通能力,拓展研究與市場、社區、政策之間的現實連接。

 

二、活動結構與主題分佈

活動共設五大展示主題區與三個講解發布場:

1. 智慧生活應用展區

聚焦城市治理、社區健康與日常服務的科技嵌入模型,展示內容包括:

1)城市感應式能耗調節系統

2)居家老齡人智能照護套件

3)公共信息數字交互終端原型

2. 綠色與低碳工程系統展區

1)展示研究院在建築材料、綠色交通與可再生能源方面的轉化成果,包括:

2)可重複製造的碳複合建材模塊

3)低能耗智能通風設備

4)分佈式能源節點演算系統

3. AI模型產品化路徑展區

1)以“從模型到工具”為設計理念,集中呈現:

2)多語言文本識別模型的教育嵌入解決方案

3)醫療圖像快速篩查AI界面系統

4)基於場景調節的行為推薦模塊

4. 青年研究計劃專屬展位

研究院設立獨立展示區,由青年科研人員與訪問學者團隊自選主題、自設界面,突出“從思路到原型”的全過程呈現方式。

5. 人文科技交互實驗單元

1)引導公眾參與科技感知與反思過程,展品包括:

2)科技美學沉浸式空間

3)數字遺產復原裝置

4)基於身體感知的互動媒介體驗台

 

三、講解環節與互動機制

設有3場“開放技術講解會”,邀請研究人員以15分鐘的方式介紹各自成果從研究到應用的演變路徑。講解內容強調:

1. 初始問題如何定位為“可轉化”的議題;

2. 技術接口如何根據用户反饋反覆調整;

3. 在轉化過程中的倫理考量、標準適配與公眾理解處理策略。

同時增設“互動問答區”,設專人引導參觀者提出場景問題,研究人員現場進行模擬性解答,構建“開放式科研互動”空間。

 

四、會議總結與後續部署

本次展示日吸引近百位參會者,包含科研、教育、企業及社區代表,觀眾對“研究—工具—社會”三段模型表達出高度興趣。

研究院總結指出,該活動不僅提升了成果的外部可視化程度,更促進了研究團隊內部對“目標導向型科研”的理解與迴應。

未來,將探索設立“可視化科研成果數據庫”與“場景共建式轉化工具包”,並嘗試與香港及周邊城市設立“移動式科技體驗單元”,推動科研成果面向不同社羣的傳播與實際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