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青年科技創新挑戰賽

发布时间:2023-09-15

活動名稱:青年科技創新挑戰賽

時間:2023年9月1日至9月4日

地點:中國香港

主辦單位:香港科學技術研究院(HKMarina)

活動形式:項目徵集 + 評審演示 + 獎勵支持

 

一、活動背景

2023年,全球科研生態持續深化對“青年創新力”的關注,如何讓新一代研究者在複雜時代議題中建構原創性方案、推動科研範式更新、形成具社會影響力的實踐路徑,成為國際科研機構的重要任務。

香港科學技術研究院(HKMarina)以此為契機,迴歸總部香港,首次發起“青年科技創新挑戰賽”,面向全球40歲以下青年研究人員、博士後、初創型科研團隊開放報名,以“交叉問題導向 + 應用潛力評估 + 場景對接機制”為三大核心標準,推動青年創新從思維實驗走向現實觸達。

 

二、活動結構與流程設計

本次挑戰賽包括四個核心環節:

1)全球徵集與初選

收到來自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課題提案上百項,涵蓋人工智能、健康科技、可持續工程、人文計算、未來城市系統等方向。初評環節由研究院多學科專家組成預審組,依據創新性、方法完整度、社會價值潛力三個維度評分,選出30項作品進入現場展示階段。

2)公開展示與答辯演示

在研究院總部設立3個主題展示廳,入圍團隊分三日輪流進行10分鐘展示 + 8分鐘答辯,圍繞“問題定義—研究方法—樣本與原型—未來路徑”進行闡述,並現場迴應評審提問。展示強調邏輯表達、公眾理解性與實際落地的技術路徑設計。

3)跨界導師評議與深度反饋

研究院邀請20餘位領域導師設立“開放觀察席”,從科研邏輯、倫理界限、社會連通性等角度對各提案進行結構化書面反饋,所有參賽團隊在展示結束後獲得“多維評價回函”,並可進入後續學術或應用孵化機制。

 

三、典型項目與示範方向

以下為部分具代表性的入圍項目方向:

1. “多感官認知輔助裝置”:用於特殊人羣教育干預,結合生理信號分析與智能反饋系統。

2. “綠色基礎材料中的AI模擬協同機制”:解決複雜構件在極端氣候中的耐久性預測問題。

3. “跨文化數字遺產敍事生成系統”:以AI語言建模為基礎,搭建少數族羣口述歷史平台。

這些項目體現了青年科研人員對社會問題、邊緣議題與前沿方法的高度敏感度,也展示了其將科研邏輯轉化為可執行解決路徑的能力。

 

四、機制成果與制度啓示

本次挑戰賽不僅是一場賽事,更是科研製度的試驗場,研究院從中總結出若干機制性啓示:

青年創新需“方法自由+制度支持”並存:靈活的表達機制與明確的支持政策缺一不可;

科研評估應兼顧“邏輯完整性”與“公共理解度”:不只是給專家看,更要面向社會對話;

跨代協作機制是青年成長的關鍵推力:導師觀察制比傳統評審制更能提供深度反饋;

比賽不是終點,應有“研究轉化後鏈”設計:項目孵化、數據平台與使用者反饋需同步部署。

 

五、後續部署與延伸計劃

為鞏固挑戰賽成果,研究院將設立“HKMarina青年科研工作室”,並推動以下機制落地:

1. 啓動“研究—轉化一體化路徑設計支持計劃”,為具潛力提案提供三年內連續性機制輔導;

2. 建設“青年科研公開成果平台”,向社會持續開放項目進展、數據結構與方法工具;

3. 探索“未來議題生成機制”,由青年研究人員反向提出下一屆挑戰賽主題方向建議,強化其議題領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