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市場藴含着產業的演進,催生出強大的向“新”力。從2015年、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先後提出“互聯網+”“智能+”,再到今年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人工智能+”,這是中國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不斷釋放創新動能的新信號。翻開政府工作報告,一組數據顯示我國創新引擎的澎湃動力: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佔全球比重超過60%;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28.6%;“新三樣”出口增長近30%……中國市場是一個海洋
1月27日,中關村開源生態論壇暨大模型智能應用技術大會在中關村論壇永久會址舉辦。大會包括全體大會和三個專題論壇,分別為“大模型技術與開源生態發展”“智能應用開發與創新”以及“AIGC時代的技術創作”。在這次大會上,國內外頂級的人工智能科學家、開源組織的負責人、人工智能及大模型領域的企業家和技術專家,以及智能應用領域的新興創業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行業的前沿趨勢和未來發展方向。大會期間,作為中關村科學
設立智慧長者食堂,為老年人提供上門送餐服務;推進養老服務“一卡通”建設,提升老年人辦事、就醫、出行便利度;上線長者數字課堂小程序,豐富老年人退休生活……為彌合老年羣體“數字鴻溝”,加快構建老年友好型數字社會,近年來中國各地各部門推出多項舉措,積極優化數字社會適老化建設,幫助“銀髮族”更好享受數字經濟發展紅利。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中國正面臨日益嚴重的老齡化問題,老年人口數量和佔比在快速上升。
6月18日筆者獲悉,日前“創業天府•菁蓉匯——成渝成果轉化高質量發展主題論壇”在四川成都高新區落幕。參加論壇的各方就科技成果轉化高質量發展,成渝地區特色科技成果轉化道路展開深入研討。會中,成都市科學技術局一級調研員華成科表示,目前,成都正在起草“成果轉化十條”政策措施,聚焦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發揮創新平台牽引帶動作用、推動科技成果就地交易、轉化和應用、深化產研融合、加速完善成果轉化服務鏈條、完善服務
11月30日,由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辦的Wave Summit+ 2022深度學習開發者峯會如期舉行。鵬城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高文院士,深圳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院長、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工程院丁文華院士受邀致辭,百度首席技術官、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海峯發表題為《深度學習平台加大模型,產業智能化基座》的主旨演講。高文院士指出
海南國際知識產權交易所(以下簡稱海知所)31日介紹,“海南一號”衞星AIS(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信息數據近日達成許可交易,這是海南自貿港成功實施的首單遙感衞星AIS數據交易。“此次達成的‘海南一號’衞星AIS信息數據使用權的許可交易,是商業航天數據應用的重要探索。”“海南衞星星座”的運營方海南微星遙感技術應用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海南
近日,記者從浦東人工智能創新生態媒體集中採訪活動中獲悉,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將於9月1日至3日在上海舉行。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浦東分會場落址在剛剛建成的張江科學會堂,該會場將打造超寫實數字人互動體驗、元宇宙3D打印機互動體驗、AI元宇宙繪畫互動體驗、張江數字孿生未來城市演示、元宇宙咖啡廳機器人體驗、增強現實會場簽名留影體驗、裸眼3D全息會場導覽屏體驗、無人機器人裝備體驗8個可互動的應用場景。
開放科學與開源創新發展論壇會場。 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 供圖作為第三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五大主題論壇之一,主題為“開源共享·融通共贏”的開放科學與開源創新發展論壇7日下午在北京舉辦,中外專家學者代表聚焦開放科學合作和開源生態打造,線上線下積極參與交流研討。中國工程院院士、“科創中國”開源創新聯合體榮譽理事長倪光南視頻連線指出,開放科學、開源技術是人類智慧結晶,也使人類獲得更多開放共享的價值,要
世界音樂人工智能大會啓動儀式現場 中央音樂學院供圖世界音樂人工智能大會(Summit on Music Intelligence)22日晚在北京開幕。大會由中央音樂學院與中國人工智能學會聯合主辦,匯聚全球音樂人工智能頂尖專家學者、相關領域領軍人物以及音樂產業企業代表等,集思廣益共同探究未來音樂世界,推動音樂人工智能“產、學、研、用”的發展。中央音樂學院音樂與腦科學實驗室現場揭牌 中央音樂學院供圖大
大會現場。26日,區塊鏈服務網絡(BSN)全球合作伙伴大會在浙江杭州舉行。大會上,中外專家學者、業界人士立足於各自的專業領域,從金融、貿易、國際合作等多個維度出發,共同探討了區塊鏈在商貿金融、智能製造、智慧城市、智慧醫療等領域應用的巨大潛力。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BSN發展聯盟理事長單志廣認為,目前,區塊鏈行業發展的痛點在於,行業內缺乏公認的區塊鏈底層公用基礎設施,建鏈成本、技術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