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環境局正協助兩間本地公司設立生產線,利用本地回收廢料升級再造成高價值產品,分別是聲學超材料產品,以及無電製冷和創冷產品的核心原料,促進香港綠色工業發展。為落實全力支持綠色科技的研究和應用,環境局在2020年成立低碳綠色科研基金,重點支持屬於淨零發電、節能綠建、綠色運輸和全民減廢四個範疇的項目。基金至今已批出33個來自本地大學、公營科研機構和私營企業的科研項目,涉及總金額
環境保護署公布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2023年的統計數字。報告臚列本港都市固體廢物、建築廢物和特殊廢物的棄置、回收、循環再造量。其中,都市固體廢物棄置量連續兩年下跌,回收率則連續三年上升。去年都市固體廢物棄置量為397萬公噸,平均每日10,884公噸,較2022年減少2.2%。其中,廢塑膠減少10.5%;整體廚餘減少3.4%,家居廚餘更減少12.6%;廢紙和金屬分別下跌3.2%和9.5%。去年
加強合作:謝展寰(後排中)見證環保署與中石化簽署《關於香港氫能發展和應用的合作備忘錄》。環境保護署今日與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簽署《關於香港氫能發展和應用的合作備忘錄》,以加強在推動氫能產業發展、應用示範、能力建設等領域的合作。合作備忘錄內容包括進行氫能產業技術交流和經驗分享;中石化在環保署的已修復堆填區用地興建製造綠氫的示範系統,生產綠氫供本地使用,以促進香港氫能發展和推廣氫能應用普及化;中石
積極應對:謝展寰(左二)於中美地方氣候領袖對話專題討論環節中發言。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昨日在阿塞拜疆參與中美地方氣候領袖對話,並和參與《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大會第29屆會議的香港組織交流,今日啟程回港,明日抵達。中美地方氣候領袖對話由美國加州---中國氣候研究院主持,匯聚中國和美國的地方氣候領導人,分享各地在氣候行動中的最新進展、成果及挑戰,推動更積極有力的氣候行動。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
世界首演:藝術節的開幕節目《聲音河流》在港演出。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在香港體育館舉行開幕典禮,為即日起至11月24日期間在大灣區「9+2」城市舉行的超過260場精彩活動揭開序幕。藝術節由國家文化和旅遊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廣東省人民政府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合辦。行政長官李家超在開幕典禮以視像方式致辭時表示,藝術節是大灣區文藝界的年度盛事,今年香港更首次擔任主辦城市,為觀眾呈現大灣區城市豐
巴士展覽:林世雄(前排右五)參觀九巴展區。運輸署主辦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巴士巡遊暨展覽「巴士往昔 拾一回憶」今日於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揭幕,回顧巴士在公共交通系統的重要角色。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在開幕禮致辭時說,巴士一直是香港經濟和民生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不但滿足市民日常出行需求,更見證城市發展步伐。他指出,是次活動標誌着專營巴士的發展,希望讓市民回顧巴士行業在香港的歷程,體驗巴士在公
政府今日分別就啟德及東九龍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邀請相關供應商和營運商提交意向書,以收集市場意見,進一步掌握市場對建造和營運這兩個項目的意向及能力。運輸及物流局表示,2023年施政報告提出在啟德及東九龍建造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其後政府積極展開籌備工作,並於今年年中批出顧問合約,全力推進這兩個項目的勘查和設計。啟德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全長約3.5公里,擬設五個車站,連接啟德前跑道區至港鐵啟德站,強化
政府積極吸引內地和世界知名文博機構來港,鞏固本港國際藝術貿易樞紐的地位,推動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目前已有不少國際著名的畫廊、拍賣行和藝博會選址香港,今日開幕的香港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是亞洲最大規模的藝展之一,逾兩萬人登記參與,預計將直接帶來數億元高端消費。這次是博覽會首度進駐香港,即日起至9月8日在香港多處地方展出13個國家和地區近90間畫廊的藝術品。其中,在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展出的多
文化推廣:楊潤雄在中華文化節《多彩華藝》嘉年華致辭。首屆中華文化節《多彩華藝》嘉年華今日在沙田舉行,活動包括舞台演出、文化攤位、講故事環節、中樂表演、展覽和講座等,吸引約13,500人次到場參與。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在嘉年華啟動儀式上致辭。他期望中華文化節可向本地居民、世界各地藝術文化愛好者和旅客展現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和多元特色,並藉此帶動旅遊和相關行業發展,實踐香港無處不旅遊的理念,善用香
船上遊覽:乘船遊覽避風塘是其中一項饒富香港特色的旅遊項目。深入了解:有特色主題一日遊特意安排旅客到訪藍屋,讓團友了解香港生活文化。山頂看維港、探索避風塘,香港美景,享負盛名。這天,約20名歐洲遊客參加特色主題一日遊,既上山也下海,先乘搭纜車欣賞風景,再乘船遊覽香港仔避風塘。吃點心、電車遊,行程中,當然也少不了這些必然之選,然而,除了享譽國際的地標與美食,我們城市的內涵與文化,也是亟待遊人發掘。鵝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