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建築物能源效益(修訂)條例草案》周五刊憲。環境及生態局表示,修例的目標是達到節省建築物電費、減少碳排放和促進綠色經濟發展的三贏局面。環境及生態局表示,法案旨在加強本港建築物的能源效益管理制度,通過提升建築物能源效益,減少用電和發電需求,並減輕因使用更多潔淨燃料發電而對市民所造成的財政負擔,助力香港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修訂分為五部分,分別為把全港數據中心全面納入建築物能源效益標準的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網誌分享他在亞洲金融論壇上的觀察,另宣布他即將前往瑞士達沃斯出席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其間會發表演說並進行雙邊和圓桌會面,向各地政商界領袖推介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優勢和價值。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1月19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憑藉「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和區位優勢,香港一直發揮着匯聚國際資金、人才和資訊的平台功能。無論是去年11月份舉行的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又或是上星期剛結
環境保護署表示,塑膠可回收物料回收服務先導計劃昨日完結,全港18區的廢塑膠收集服務由「綠在區區」營運團體接手處理,上門到相關屋苑收集廢塑膠的服務成功擴展至全港。環保署昨日和今日於各區巡視,觀察到市民和屋苑的回收情況如常,各「綠在區區」回收站運作大致暢順。署方沒有收到相關屋苑對於廢塑膠收集服務的投訴,也沒有發現個別種類的廢塑膠沒有收集或堆積無人處理。「綠在區區」營運團體接手廢塑膠收集服務後,可以自由
精心設計:在是次展覽的教育角,觀眾儼如乘坐時間列車,進入塞尚和雷諾阿的世界,探索他們的創作領域。藝術館明日起舉行香港首個以兩位印象派巨匠保羅.塞尚和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為主題的大型展覽,展出來自知名法國橘園美術館和奧賽博物館共52件珍品,讓香港觀眾欣賞法國國寶級的畫作,展期至5月7日。「塞尚和雷諾阿的世界---法國橘園美術館及奧賽博物館珍藏展」開幕典禮今日舉行,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致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環境局正協助兩間本地公司設立生產線,利用本地回收廢料升級再造成高價值產品,分別是聲學超材料產品,以及無電製冷和創冷產品的核心原料,促進香港綠色工業發展。為落實全力支持綠色科技的研究和應用,環境局在2020年成立低碳綠色科研基金,重點支持屬於淨零發電、節能綠建、綠色運輸和全民減廢四個範疇的項目。基金至今已批出33個來自本地大學、公營科研機構和私營企業的科研項目,涉及總金額
環境保護署公布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2023年的統計數字。報告臚列本港都市固體廢物、建築廢物和特殊廢物的棄置、回收、循環再造量。其中,都市固體廢物棄置量連續兩年下跌,回收率則連續三年上升。去年都市固體廢物棄置量為397萬公噸,平均每日10,884公噸,較2022年減少2.2%。其中,廢塑膠減少10.5%;整體廚餘減少3.4%,家居廚餘更減少12.6%;廢紙和金屬分別下跌3.2%和9.5%。去年
加強合作:謝展寰(後排中)見證環保署與中石化簽署《關於香港氫能發展和應用的合作備忘錄》。環境保護署今日與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簽署《關於香港氫能發展和應用的合作備忘錄》,以加強在推動氫能產業發展、應用示範、能力建設等領域的合作。合作備忘錄內容包括進行氫能產業技術交流和經驗分享;中石化在環保署的已修復堆填區用地興建製造綠氫的示範系統,生產綠氫供本地使用,以促進香港氫能發展和推廣氫能應用普及化;中石
積極應對:謝展寰(左二)於中美地方氣候領袖對話專題討論環節中發言。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昨日在阿塞拜疆參與中美地方氣候領袖對話,並和參與《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大會第29屆會議的香港組織交流,今日啟程回港,明日抵達。中美地方氣候領袖對話由美國加州---中國氣候研究院主持,匯聚中國和美國的地方氣候領導人,分享各地在氣候行動中的最新進展、成果及挑戰,推動更積極有力的氣候行動。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
世界首演:藝術節的開幕節目《聲音河流》在港演出。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在香港體育館舉行開幕典禮,為即日起至11月24日期間在大灣區「9+2」城市舉行的超過260場精彩活動揭開序幕。藝術節由國家文化和旅遊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廣東省人民政府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合辦。行政長官李家超在開幕典禮以視像方式致辭時表示,藝術節是大灣區文藝界的年度盛事,今年香港更首次擔任主辦城市,為觀眾呈現大灣區城市豐
巴士展覽:林世雄(前排右五)參觀九巴展區。運輸署主辦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巴士巡遊暨展覽「巴士往昔 拾一回憶」今日於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揭幕,回顧巴士在公共交通系統的重要角色。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在開幕禮致辭時說,巴士一直是香港經濟和民生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不但滿足市民日常出行需求,更見證城市發展步伐。他指出,是次活動標誌着專營巴士的發展,希望讓市民回顧巴士行業在香港的歷程,體驗巴士在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