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聲谷製造中心。
從人工智能技術研發,到人工智能產品設計指導,再到人工智能應用推廣。近日,記者走進安徽省合肥市的中國聲谷,探訪園區如何通過搭建技術和支撐平台,實現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和集聚。
中國聲谷作為工信部與安徽省政府共建的重點合作項目,自2013年落地安徽,謀定人工智能產業,成為全國首個定位於人工智能領域的國家級產業基地,它的每一步“棋”都走得相當精準。
技術工人在組裝人工智能產品。
2015年,中國聲谷投資建成的互聯網數據中心平台,可以滿足近千家中小企業的運算、存儲需求,這為中國聲谷引來了第一批具有研發實力的創新創業企業,安徽咪鼠科技便是在這個時候“投奔”中國聲谷。在免費享受平台資源的同時,創業團隊還獲得了60萬元項目啓動資金,一款能聽話會打字的鼠標就此誕生,2019年雙十一期間,公司研發的“鼠標”產品銷量已達40萬元人民幣。
數據平台、中國聲谷體驗中心以及眾多服務企業的硬件支撐平台,中國聲谷在完成產業環境“基建”後,其在接下來兩年的平台佈局更顯特色。2017年到2018年,中國聲谷投資建成製造中心以及智能產品線上線下公共展示營銷平台,一個具備高端設計生產和全渠道營銷的完整產業鏈就此形成。中國聲谷搶先創建制造迴歸,以平台賦能的產業環境集聚優質企業。截至今年3季度末,中國聲谷入園企業總數637家、實現產值600億元。
事實上,平台戰略的精準卡位和搶先佈局,離不開頂層設計的前瞻思考。中國聲谷依託工信部研究單位牽頭制定的發展規劃,明確產業集聚的重要方向。中國聲谷堅持龍頭+配套、基地+基金、平台+賽道的方法,構建從技術、產品、生態鏈到產業集羣的發展路徑。
中國聲谷園區航拍圖。
2017年,安徽省政府出台《支持中國聲谷建設若干政策》,每年配套8億元資金支持中國聲谷及基地企業發展。為促進中國聲谷打造產業高地,專項政策明確了“支持中國聲谷建設技術創新服務綜合體和產業發展共性服務平台”,安徽省經信廳軟件服務業處處長餘要火表示,產業發展共性服務平台投入資金大、運營成本高,安徽為了發展人工智能產業,政府必須在這一項上下功夫、加註投入。
“場地建設、設備購置、材料儲備、團隊運營……”在中國聲谷製造中心內,安徽陸零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國欣細數了投建的各種費用,劉國欣表示,如果沒有政府的政策性補助和引導,團隊不會離開深圳、北京等地來到安徽。在累計投資近億元后,製造中心成功解決了“南下北上”的製造難題,其配套建成的設計中心、3D打印中心、產品檢測中心已服務園區300餘家中小企業,幫助企業實現想出來到做出來。
政府引導,企業參與,市場化運營。這是中國聲谷平台戰略的實施路線。餘要火表示,目前,中國聲谷已經建成了四大技術開放平台和兩大產業支撐平台,隨着相關技術及基地規模擴大,中國聲谷還需要精準佈局建設更多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大平台”。
目前,依託中國聲谷部省共建的合作機制,製造中心在不斷完善配套服務功能的同時,已經積極對接引入計算機核心芯片、操作系統、應用軟件及外設硬件,搭建了具備開放測試、協同研究的生態適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