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錢鋒9日在出席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工業智能論壇時表示,上海目前重點推進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汽車、鋼鐵、化工、航空、航天、船舶、核電、能源十大領域的數字化轉型,並將打造一批重大項目,挖掘一批重大場景,形成“一業一方案”。
他同時指出,下一步,上海將以製造業數字化轉型為突破口,更好助力上海打造國際數字之都。一是“由點及鏈及圈”實現梯度轉型,立足“點”,推動企業數字化增效,建設一批智能工廠;立足“鏈”,持續完善供應鏈產業鏈知識圖譜,精準感知雙鏈運行態勢;立足“圈”,打造更加繁榮的新型產業互聯網平台生態圈。二是激發多元主體活力,引育頭部企業,打造標杆載體;推動各類所有制企業共同發展,牽引培育“單項冠軍”“隱形冠軍”,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三是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建設,深化標識解析廣泛應用,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固安全,搭建安全監測及態勢感知平台。
工業互聯網的出現,成為上海重塑產業競爭優勢的歷史機遇。
2020年底,上海正式發佈的《關於全面推進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意見》指出,要堅持整體性轉變,推動“經濟、生活、治理”全面數字化轉型;堅持全方位賦能,構建數據驅動的數字城市基本框架;堅持革命性重塑,引導全社會共建共治共享數字城市;同時,創新工作推進機制,科學有序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
步入2021年,“數智化時代”元年開啓。這一年,以生物醫藥、電子信息、鋼鐵、化工、航空、航天、船舶、核電、汽車、能源等為代表的上海十大領域將步入數字化轉型的快車道。在此背景下,十大領域的企業家代表們在此次論壇上共同發出數字化轉型升級的“上海倡議”:第一,服務企業增效,推動設計、製造、服務的數字孿生,打造數字化設計、智能化製造、服務化延伸、個性化定製、網絡化協同、經濟化管理的企業標杆;第二,服務雙鏈增智,增強數據流,全面激活技術流、資金流、商貿物流,打造透明產業鏈、供應鏈;第三,服務生態增能,建設數字生態圈,打造數據、知識、算法資源池,讓工業場景轉化為經濟數字化轉型的沃土。
全面數字化轉型大幕開啓下,上海已經形成了工業互聯網的先發優勢。截至2020年,上海已培育了涵蓋網絡、平台、安全等39個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打造了寶信、上海電氣“星雲智匯”、中科雲谷等15個具有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台,帶動12萬中小企業上平台,工業互聯網的核心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在空間上,上海基本形成以松江、臨港、嘉定、寶山、金山為支點的“一鏈多點”佈局,先後推動國內首個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首支地方性專項產業基金、首個地方性工業互聯網協會等落地。
在本次論壇上,多項數智賦能成果落地,亮點紛呈。上海市工業互聯網協會聯合300多家會員發起的工賦星球-工業數字化賦能系統啓動共建,中國移動牽頭的“5G+工業互聯網”創新聯合體成立,由聯通牽頭編制的《面向航空領域的“5G+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及技術要求》發佈,由上海市重點行業數字化轉型安全解決方案需求“發榜”。與此同時,素有“工業互聯網練兵場”之稱的全球工業互聯網算法大賽(IIAC)第二屆賽事也正式啓動。
當前,中國正處於經濟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數字化轉型成為提升製造業競爭力的重要路徑。但如何破解制造業數字轉型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加快構建先進製造業體系,切實有效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在代表高端裝備製造領軍企業的上海電氣集團副總裁陽虹眼中,主動擁抱數字技術的蝶變和發展,將會使得企業立於先發的優勢。在工業互聯推動的數字化轉型發展路徑中,上海電氣擇“專而精”。
“電氣是一個國家硬實力的底座,不僅能夠為國家帶來巨大的經濟價值,還有社會價值、政治價值。在這個過程當中,正是因為國家發展的需要、人類發展的需要,我們將繼續聚焦在工業領域裏面,更好地做數字化轉型,更好學習擁抱工業互聯網的要素,提升企業的能級,給社會更多更好的綠色低碳解決方案。”陽虹表示。
對於蔚來汽車而言,數字化轉型是企業的基因。造車新勢力企業代表蔚來汽車執行副總裁沈峯近期梳理、走訪很多供應鏈企業,思考着如何使用智能互聯將其打通。
“今天數字互聯時代給我們帶來很多機會,我們做了很多嘗試,例如進行數字化管理質量。正因為有了互聯數字化,我們獲得了很多用户的數據反饋。原來以週記的反饋時間,今天能夠時時刻刻獲得反饋,這就是互聯數字帶來的好處。”沈峯介紹,蔚來目前正在思考如何使用最新的互聯智能技術打通整個供應鏈,在整個製造端,通過數據提升質量,並進一步拉進上下游關係。
而當產業數字化浪潮翻湧之時,業內普遍認為,在諸多新興技術中,5G、人工智能將成為製造業發展的新動力,推進人工智能與工業製造業業務場景的融合,有利於加速工業互聯網創新的落地應用。
中國聯通集團大數據首席科學家範濟安在主題為“5G在工業領域應用的機遇與挑戰”的分享中談到,5G進入工業領域,將促進OT(自動化)與IT(信息化)的融合,提高工業控制系統的智能化程度。針對傳統控制系統中的PLC、DCS、SCADA系統,5G可以分別帶來雲化PLC、多變量輸入DCS、基於網絡切片的SCADA系統監控等創新應用。他進一步表示,在探索開放自動化、工業控制智能化和為IT/OT深度融合建立通道的實踐中,中國聯通願與產學研合作伙伴一起擁抱未來,打造生態,共同迎接一個更加開放的工業自動化時代。
在京東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京東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周伯文看來,人工智能對整個製造業的生產流程的提升,不僅在一個企業裏面,還能夠影響上下游的生態,集成上下游打造高性能的大數據平台。
上海慧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馮立表示,目前國內人工智能技術在製造業應用呈現兩大特點:一是,市場佔比少,未來成長空間更大;二是,應用技術單一,聚焦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他建議,應當抓住製造業痛點,實現關鍵行業突破;解耦需求,實現關鍵應用突破。
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工業智能論壇聚焦以工業智能促進經濟數字化轉型,以AI技術為着力點促進行業生態數字化轉型,探討了如何提升AI技術“數據驅動”能力,推動“智慧互聯”、推進“產業融合”、打造“開放生態”等熱點話題。來自國資國企、相關行業組織、研究機構和企業家代表共400餘人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