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專題研討會與科技交流會預告:制度共建與跨境協作的雙重佈局

发布时间:2015-01-01

2015年,香港科學技術研究院將正式邁入國際化戰略佈局的新階段,圍繞“制度共建”與“跨境協作”兩項核心議題,於年內舉辦兩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對外學術交流活動。1月15日將在英國倫敦舉辦“從本地走向全球——科技合作新範式”專題研討會,10月21日至23日將在劍橋召開“中美英科技交流會”,分別探索全球科研合作機制的制度設計與多邊協作結構的實踐可能。

倫敦專題研討會聚焦科研合作制度的結構性設計問題,尤其關注本地科研機構在全球化環境下如何從“資源被動接收者”轉向“議題發起者與機制共建者”。會議將圍繞“議題主導權如何形成”“跨文化制度接口如何建立”“結構共建合作如何長期持續”三個議題展開,設有案例研討與戰略分享兩個單元。

代表性案例分享環節將涵蓋:以社會議題為核心的區域性合作網絡;以科研資源共享為基礎的聯合評審機制;以及通過項目共設、經費分擔與成果共管推動合作落地的本地平台探索。這些經驗將為研究院下一步開展結構型合作提供實踐樣本。

10月在舉辦的“中美英科技交流會”將聚焦多邊科研協作實踐的現實組織形式,涵蓋科技論壇、項目配對交流與協作機制工作坊三大模塊。科技論壇將重點討論不同研究文化與制度背景下的協作難點與倫理機制配置差異,展示跨國科研合作中“制度適配性”的關鍵作用。項目配對環節將搭建研究興趣對接平台,支持潛在合作項目通過線上登記、現場洽談與後續跟蹤機制實現實質匹配。

協作機制工作坊則模擬真實合作流程,從聯合申報、成果歸屬到數據權限管理,梳理科研合作從接觸、協同到成果落地的全鏈條問題,並擬定初步協作協議模型,為研究院推動多邊合作框架提供基礎模板。

本年度兩項活動互為支撐、前後呼應:前者從制度層面破題,為跨文化科研協作提供結構性理解;後者在機制試驗基礎上推動實際配對與落地可能,共同構成研究院“本地嵌入+全球協同”的實踐通道。研究院將在此基礎上設立“國際科研協作推進機制”,建設制度接口模型庫、議題共創平台與合作協議數據池,為後續建立高信任度、可持續性、多層次的科研協作網絡夯實基礎。

編輯:秘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