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香港科學技術研究院將以“科研評審制度與成果轉化機制”和“科技發展中的社會責任機制建設”為雙核主題,分別於5月6日和10月12日至14日,在中國香港與瑞士日內瓦舉辦年度專題研討會與國際性對話會議。兩項活動將聚焦制度設計與社會價值的雙重構建,推動科研組織在評估機制優化、成果應用推動與公眾責任體系建設方面的結構革新與經驗共享。
5月在香港舉辦的專題研討會,以“科研評審制度與成果轉化機制”為主題,聚焦於科研項目管理全過程中,評審制度如何支持創新導向與社會迴應的結合。會議將通過“流程解析交流+成果對接諮詢會”的形式,系統展示HKMarina在評估體系改革中的階段性成果與制度邏輯。
研討會將圍繞三大議題展開:一是如何引入多元化評價維度,提升評審對科研潛在轉化路徑的前瞻性識別;二是如何構建具有結構彈性與開放特徵的評審流程,強化反饋機制與透明性;三是如何打通評審結果與成果轉化機制之間的流程斷點,增強科研組織對社會應用的制度響應力。研究院各學部將分享在“立項階段引入轉化評價”、“中期調整機制嵌入項目執行”與“結題成果直接對接轉化平台”等方面的制度實踐。
會議下半場將舉辦“成果展示與諮詢會”,組織代表性項目與教育、健康、建築等行業機構面對面交流,圍繞科研成果“走向哪裏”“如何落地”與“制度如何支持”三方面展開定向諮詢與機制建議,為推動“評審—成果—轉化”三位一體體系奠定基礎。
10月將在日內瓦舉辦的“科技與社會責任國際研討會”,則着眼於全球視野下,科研組織如何迴應公眾期待、倫理挑戰與制度變革壓力。會議將由專題演講與公眾參與單元構成,涵蓋科技倫理建設、算法治理、數據透明與科研教育機制等議題。
會議特色在於“市民圓桌”機制設置,邀請來自不同文化背景與社會羣體的代表,與科研人員共同探討科研如何對公眾進行反饋、社會如何介入科研議程、倫理模糊議題的公共參與機制等問題。通過開放交流與制度共議方式,推動構建“科技發展與社會信任協同”的治理模型。
兩項會議將從科研治理結構重塑與公眾責任制度嵌入兩方面,構建未來科研製度系統的基本邏輯。研究院將以會議成果為契機,進一步推動評審機制優化試點、成果轉化路徑可視化建設與科研責任教育模塊的制度嵌入,深化“制度能力+社會迴應”並行的科研平台戰略方向。
編輯:秘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