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專題研討會與論壇預告:智能醫學與量子融合的前沿探索

发布时间:2019-02-10

2019年,香港科學技術研究院將於上半年與下半年分別主辦兩項圍繞“人工智能與生命科學”和“生物工程與量子計算融合”的重磅學術活動。首場“數據驅動的生命科學與AI醫療”專題研討會將於2月27日在瑞士蘇黎世舉辦,聚焦AI與生命科學交匯處的技術發展、實踐路徑與倫理反思;“生物工程與量子計算融合沙龍”將於7月11日至13日在美國舊金山舉行,推動多學科技術框架的協同建構與場景化實驗,為科研製度與方法革新注入前沿動力。

2月的專題研討會以“數據驅動”為核心議題,圍繞AI在生命科學研究和醫療系統中的整合方式,展開多層次對話。會議上半場將由AI開發團隊進行算法系統演示,展示如何基於大規模生命健康數據構建高維建模平台、生物標誌物識別系統、預測型醫療平台與醫學知識圖譜等關鍵工具;下半場則進入應用案例分享,來自多家醫學研究與公共健康機構的代表,將展示其在疾病風險預測、遠程健康管理與公共衞生響應中引入AI技術的路徑經驗。會議特別設置醫療AI倫理與制度討論模塊,關注數據來源公平性、模型可解釋性與隱私保護機制,推動構建科技與社會價值共同驅動的健康數據生態。

7月在舊金山舉辦的“生物工程與量子計算融合沙龍”,將採取封閉對話與實驗模擬結合的形式,組織來自生物系統科學、量子算法研究與數據建模領域的專家,在連續三天的議程中圍繞模型語言、實驗邏輯與倫理機制展開探索。活動設立“方法融合對話”“創意實驗場”和“合成評議”三個結構模塊,重點討論:

1. 量子計算在生物建模中的實際可行性與計算路徑設計;

2. 如何在蛋白質摺疊模擬、反應路徑預測與複雜數據結構構建中引入量子方法;

3. 建立跨模態實驗協同機制與倫理敏感評估流程。

本次沙龍旨在為未來量子輔助生命科學研究構建理論基礎、操作原型與制度預設,推動“科研語言翻譯機制”“模型協作開發平台”與“生物複雜系統建模接口”的原型探索。

通過兩項活動,研究院將系統推進“數據智能醫療機制建構”與“跨學科模型實驗制度”的雙線佈局,進一步深化AI與量子技術在生命科學系統中的深度融合路徑探索,培育制度彈性、實驗敏感性與倫理響應能力兼具的科研治理結構。

編輯:秘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