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學技術研究院將於2023年9月1日至4日在中國香港舉辦首屆“青年科技創新挑戰賽”,本次活動旨在鼓勵全球40歲以下青年研究人員與初創科研團隊勇於直面複雜社會議題,提出具有原創性、前瞻性與現實落地價值的科研方案。挑戰賽聚焦人工智能、健康科技、人文計算、可持續工程、未來城市等交叉熱點領域,在全球範圍內公開徵集項目提案,並通過初審遴選出30項入圍作品進入現場展示與評審環節。比賽期間,將設置公開展示、
在科技快速更迭的時代背景下,新興技術已不僅僅是推動生產力發展的工具,更逐步成為影響社會結構、文化演進及制度變革的關鍵力量。為系統梳理和前瞻討論人工智能、區塊鏈、合成生物、虛擬現實等技術帶來的深層次社會變革,香港科學技術研究院將於2023年5月22日在日本東京舉辦年度專題研討會,主題為“新興技術引導的未來社會形態”。本次會議將以跨界講壇與互動式小組研討相結合的形式展開,邀請來自社會學、城市治理、科技
2022年,香港科學技術研究院圍繞“跨區域科研機制運行”與“全球制度創新治理”兩大主題,在多倫多與紐約分別舉辦了“跨區域科研聯盟的運作與影響”專題研討會與“全球創新領袖論壇(GILF)”。這兩場高規格活動不僅實現了制度經驗的系統梳理,也為全球科研生態中的協作模式提供了案例支持與未來方向。專題研討會於2022年3月5日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行,會議圍繞研究院北美節點在聯盟治理、資源協同與人才交流方面的探索
2022年,香港科學技術研究院將於年內主辦兩場面向全球科研協作與制度建設的重要學術活動,分別為3月5日於加拿大多倫多舉行的“跨區域科研聯盟的運作與影響”專題研討會,以及12月1日至3日於美國紐約舉辦的“全球創新領袖論壇(GILF)”。兩場活動分別聚焦於科研聯盟的制度化運行經驗與全球科研生態中的制度協調能力,意在進一步拓展研究院在國際合作與制度治理上的引導角色。專題研討會將以“運作與影響”為主題,全
2021年,香港科學技術研究院以“制度協同力”與“生態響應力”為戰略主線,先後在德國柏林與丹麥哥本哈根成功舉辦“全球科技標準與創新評鑑趨勢”專題研討會與“可持續創新與智能地球峯會”。兩項活動覆蓋全球科研標準治理、綠色智能系統建設、科技倫理責任等多個議題,不僅形成制度性研究成果與試驗性模型基礎,也進一步推進了研究院在國際科研協作中的制度引領能力。6月14日在柏林舉行的專題研討會聚焦科研標準與評估機制
2021年,香港科學技術研究院將在德國柏林和丹麥哥本哈根分別主辦兩項重要學術活動,聚焦科研標準制度建設與綠色智能系統發展。6月14日將在柏林舉行“全球科技標準與創新評鑑趨勢”專題研討會,9月17日至19日將在哥本哈根舉辦“可持續創新與智能地球峯會”,兩項活動將從制度機制、實踐模型和跨領域協作三方面展開探討,強化科技成果在全球治理結構中的制度適配力和生態響應力。專題研討會將圍繞“全球科技標準與創新評
2020年,香港科學技術研究院圍繞“科研轉化”與“應用傳播”兩大方向,分別於4月在美國舊金山與11月在中國香港舉辦“科研成果的價值轉化與投資對接”專題研討會及“創新應用科技展示日”。兩項活動結合產業對接機制與公眾展示空間,系統錨定科研成果從知識生成到場景落地的關鍵路徑,在制度構建、機制探索與方法設計上實現了重要突破。專題研討會以“價值識別”與“結構呈現”為切入點,首次系統梳理科研項目如何在早期階段
2020年,香港科學技術研究院將舉辦兩項面向科研轉化與應用傳播的年度重磅活動,分別為4月9日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科研成果的價值轉化與投資對接”專題研討會,以及11月3日至5日在中國香港舉辦的“創新應用科技展示日”。兩項活動聚焦科研成果如何從知識建構走向市場落地與社會適配,系統梳理科研轉化的關鍵機制與傳播邏輯,推動構建“知識—工具—場景”的高效聯動機制。專題研討會以“科研成果的價值轉化與投資對接”為
2019年,香港科學技術研究院圍繞“智能醫療技術落地”與“前沿交叉學科融合機制”兩大主題,在瑞士蘇黎世與美國舊金山成功舉辦“數據驅動的生命科學與AI醫療”專題研討會與“生物工程與量子計算融合沙龍”。兩項活動以算法示範、實驗模擬與機制探討為主要形式,不僅搭建了學術、臨牀與計算系統之間的對話平台,也為制度設計與跨學科方法創新提供了基礎路徑與合作框架。2月在蘇黎世舉辦的專題研討會集中呈現AI技術在生命科
2019年,香港科學技術研究院將於上半年與下半年分別主辦兩項圍繞“人工智能與生命科學”和“生物工程與量子計算融合”的重磅學術活動。首場“數據驅動的生命科學與AI醫療”專題研討會將於2月27日在瑞士蘇黎世舉辦,聚焦AI與生命科學交匯處的技術發展、實踐路徑與倫理反思;“生物工程與量子計算融合沙龍”將於7月11日至13日在美國舊金山舉行,推動多學科技術框架的協同建構與場景化實驗,為科研製度與方法革新注入